你的位置:北京k10赛车官网开奖结果 > 新闻动态 > >没见过这么穷的国家,买双拖鞋还要分期,一下雨半个国家都瘫痪
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

没见过这么穷的国家,买双拖鞋还要分期,一下雨半个国家都瘫痪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6:54    点击次数:191

10块钱能买啥?可能连杯咖啡或一顿早饭的钱都不够。

在这个世界上,有个特别的地方,那里普通人干一整天活,只能挣到10块钱。

这个国家在非洲西边,全球排名倒数第三,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,名字叫利比里亚。

这个国家穷得超乎你的想象,在利比里亚连买双拖鞋都得按月还钱。东西贵是因为全靠进口,更关键的是当地人赚的钱实在太少了。

利比里亚不仅经济不发达,基础建设也很差。这个国家连像样的公路和排水设施都没有,一到下雨天老百姓就特别发愁。

在利比里亚,只要下大雨,全国近一半地区就可能完全停摆。

大雨把路面泡成了烂泥塘,走路都迈不开腿。要是想坐车走,车轮一压就陷进泥坑里,车上的人只能下来帮忙推车。

利比里亚主要靠种地吃饭,但由于当地地质条件太差,种出来的粮食连自己国家的人都喂不饱。

但新成立的利比里亚共和国情况完全不同,这里气候宜人,自然资源丰富,甚至曾被称作"非洲人的理想家园"。

究竟是什么原因,导致原本经济发达的利比里亚逐渐衰落,最终变成人们口中"非洲最混乱的地方"?

利比里亚在非洲国家中很特别,它是少数几个没有被殖民过的国家。过去这个国家的经济曾经非常繁荣,发展得特别好。

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,利比里亚由于连年内战,国家经济持续衰退,最终陷入了难以扭转的困境。

利比里亚是个典型的农业国,这主要得益于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:地处热带气候区,土地资源丰富,加上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特别适合农作物生长。

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和认真考虑,美国殖民协会最终在1822年决定在梅苏拉多角附近的一个海湾建立据点。

根据拉丁语中"自由"这个词"Liber"的含义,人们把这个海湾叫作"利比里亚",就这样,美国第一个黑人定居点正式建成了。

利比里亚这个充满寓意的国名,寄托着人们对重获自由的美洲黑奴开启新生活的美好期待。

1845年,英国商船拒绝支付关税引发纠纷,利比里亚为此请求美国出面协调,希望英国能正式承认其独立国家地位。

面对英国政府的不断挑事,利比里亚非常想摆脱控制,建立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。当时美国殖民协会因为缺钱,最后只能对利比里亚让步。

1847年7月26日,利比里亚宣告独立建国,罗伯茨当选该国首任总统,并采用美国宪法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法律。

利比里亚虽然成功实现了独立建国的梦想,但美国因为种族偏见始终拒绝正式承认。这使得该国由美国后裔组成的统治阶层长期把控国家权力,时间长达130多年。

利比里亚的黑人原住民多年来一直遭受欺压和剥削,他们再也无法忍受这种极端不公平的待遇,愤怒的情绪彻底爆发了。

1980年,一位名叫多伊的黑人士官长带领军队发动政变,打死了在任总统托尔伯特,自己当上了利比里亚首位本土黑人总统。这次政变终结了美国裔利比里亚人长达130年的统治压迫。

然而多伊掌权后,利比里亚民众的日子不但没改善,反而让整个国家从文明社会倒退到了野蛮状态。

在利比里亚前领导人多伊的统治时期,国家陷入了血腥独裁的阴影中。这个原本是非洲经济增长最迅速的国家,现在却沦为全球最穷国家前三名。

多伊掌权后搞独裁统治,在经济上大肆贪污,治国手段既无能又凶狠,导致利比里亚经济严重下滑,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穷。

1989年圣诞节前,泰勒带领的利比里亚爱国阵线发动起义,这场武装冲突标志着利比里亚内战爆发,整个国家的经济随之陷入瘫痪。

利比里亚内战让老百姓苦不堪言,不同武装团伙为抢地盘打得不可开交,整个国家的情况越来越糟糕。

1997年,打了7年的内战终于画上句号,泰勒以绝对优势胜出,成功当上了国家元首。

利比里亚老百姓原本以为好日子终于要来了,可没想到泰勒上台后把国家管得一团糟,老百姓期盼的太平日子还是没影儿。

泰勒掌权后根本没把心思放在战后重建上,反而在国家经济一团糟的情况下只顾着中饱私囊。

泰勒上台后啥正事不干,光知道用武力镇压老百姓,很快就搞得天怒人怨。结果1999年利比里亚又爆发了第二次内战。

2003年8月11日,在国际社会的施压下,利比里亚前总统泰勒不得不下台。为了逃避国际通缉,他随后逃亡到尼日利亚藏身。

利比里亚过去是非洲比较富裕的国家,但十多年战乱让老百姓吃尽苦头,很多人无家可归,日子过得非常艰难。

利比里亚的经济完全停摆了,各种公共设施也都无法运转,这给战后的恢复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。

利比里亚在战争结束后,连电力和自来水这些基本生活需求都严重不足,老百姓只能靠从国外买东西来满足日常需要。

但这样完全依赖进口的生活方式开销太大,一般家庭根本负担不起。

为了填饱肚子,利比里亚人把挣来的钱全花在了吃饭上,根本攒不下钱买其他东西。

在利比里亚,不少人好几年都添置不起新衣服,只能年复一年地穿着打满补丁的旧衣裳。

所以利比里亚国内基本没什么商业活动,经济也一直没什么起色。

利比里亚一年里有半年都在下雨,当地人不怎么穿运动鞋,基本上就靠一双拖鞋应付所有场合。

可就是这么一双普普通通的拖鞋,很多利比里亚家庭连全款都拿不出来,还得靠分期慢慢还钱。从这件小事就能看出,当地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有多艰难。

利比里亚的交通和排水设施特别差,只要下大雨,全国很多地方就会完全没法正常运转。

之前说过,利比里亚一年里有六个月都在下雨。这里既没有下水道,也没修正经公路,到处都是土路。一下大雨,雨水一冲一泡,整条路就全变成烂泥塘了。

这让利比里亚老百姓连走路都困难,泥巴地根本没法下脚。各行各业的工作也都干不下去了,对本来就穷得叮当响的家庭来说,简直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。

住在河边的人家最怕雨季来临,连续下上一个月的大雨,房子先是泡在水里,严重的连房子都会被洪水卷跑。

利比里亚老百姓找过政府帮忙,可国家经济不景气,政府兜里没钱,再加上缺乏防洪的高科技手段,政府就算想管也是力不从心。

无家可归的利比里亚人别无选择,只能四处流浪寻找安身之处,日复一日过着看不到未来的日子。

利比里亚老百姓都盼着能过上好日子,可打了15年内战把这个国家折腾得不成样子。现在政府也是有心无力,实在找不出什么好办法让国家重新走上正轨。

利比里亚政府实在没办法了,只好向国际社会求援,盼着那些强国能帮一把,把他们从困境中解救出来。

看到利比里亚老百姓生活这么艰难,各国都看不下去了,大家纷纷掏钱支援,想帮这个国家挺过这段苦日子。

俗话说"送鱼不如教人钓鱼",中国不仅给利比里亚经济援助,还手把手教他们技术,这样能真正帮他们解决长远发展问题。

中国虽然还是个发展中国家,但这些年来始终在努力支援非洲国家脱贫致富,推动当地经济腾飞,利比里亚就是中国重点帮扶的非洲国家之一。

中利两国关系十分友好,中国为利比里亚及其民众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与援助。

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,农业必须优先发展。要让利比里亚老百姓都能吃饱肚子,这是眼下最要紧的事。

利比里亚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,老百姓主要靠种水稻和木薯过日子。不过因为政府没好好规划农业发展,种水稻的方式到现在还特别落后。

利比里亚种水稻的地方不多,品种乱七八糟,种地方法也老套,导致稻子收成很差,完全看老天爷脸色吃饭,有时候连自己国家的人都喂不饱。

中国作为全球杂交水稻技术的领头羊,理所当然要帮助利比里亚人民掌握这项技术,让他们摆脱粮食短缺的困境。

2005年到2010年这五年间,中国用实际行动帮助利比里亚发展农业,专门派了三批杂交水稻技术专家过去,手把手教他们提高种植技术。

听说利比里亚农民还在用传统手工方式种地,中国马上送去了很多现代化农机,还专门派技术人员教当地农民怎么操作这些新机器。

中国还专门请利比里亚派人来实地参观。利比里亚方面派出了农业部的官员和技术专家,到中国学习先进的种地技术和成熟的农业管理方法。

经过多年试种和挑选,从中国引进的13个杂交水稻品种里,有6个品种特别适合利比里亚的土壤气候条件,最终被成功筛选出来。

利比里亚老百姓多种这种高产杂交水稻,很快就能减少对进口粮食的依赖,慢慢做到自己种粮自己吃,让大家都吃饱饭。

在医疗条件方面,利比里亚虽然是亚热带季风气候,本该气候舒适,但由于经历了十多年的战乱破坏,这种气候反而让当地的情况变得更糟。

天气太热容易滋生细菌病毒,战场上伤亡人员来不及妥善安置,结果各种传染病就接二连三地爆发了。

埃博拉病毒是最危险的,人感染后一两天内就会发病,八九天就可能病危,这让本来就很穷的利比里亚老百姓日子更难过了。

2014年西非暴发埃博拉疫情时,情况迅速恶化到难以收拾的地步。当时在利比里亚支援的外国医疗队相继撤离,只有中国医疗队始终坚守在抗疫第一线。

8月初,中国迅速行动,仅7天就把当地急需的医疗物资送达,还陆续派出了4支专业医疗团队支援。

中国医疗队在利比里亚开展国际援助,他们不仅参与治疗埃博拉出血热病人,还指导当地做好疾病防控工作,并教会大家患者康复后的护理要点。

直到利比里亚的埃博拉疫情好转,病人们都陆续康复出院,中国医疗队的队员们才放心地登上了回国的航班。

中国医疗队不仅参与埃博拉这类全球性救援行动,早在1984年就开始向利比里亚派驻医疗人员了。

1990年利比里亚爆发内战,突然跟中国断交,这才让中国医疗队全部撤回国内。

2005年利比里亚内战刚结束不久,中国就重新派出医疗队前往支援。这些医生在利比里亚首都的JFK医院工作,为当地居民提供内科、眼科、妇产科以及中医等多个科室的医疗服务。

中国医疗队在利比里亚为当地华侨华人看病,抢救情况危急的病人,帮助很多看不见的人恢复了视力,还让当地刚出生的宝宝活下来的机会变多了。

利比里亚的政府官员公开表示,他们特别感谢中国政府和派来的医疗专家团队。这些中国医生为提升当地医院的医疗水平、改善首都地区的就医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国蔓延,当中国刚控制住疫情不久,就第一时间向利比里亚送去医疗援助物资,这让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更加牢固。

中国也在大力支持利比里亚搞基础建设,帮他们拓展海外贸易,希望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帮扶,让利比里亚彻底摆脱贫困落后的现状。

在国际社会的共同支持下,利比里亚经济开始好转。到2021年,叙利亚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增长到35亿美元,比战争结束时翻了五倍。

愿利比里亚能继续保持现在良好的发展势头,尽快摘掉贫穷的标签。

《1989-2003年利比里亚衰败根源探析》;作者吕双双,2022年6月发表

-完-



上一篇:2025年,ESG为何依然值得期待?五大理由揭晓
下一篇:日媒:特朗普罕见亲自与日本官员谈关税,暴露急切心态
友情链接: